白银高新区“五抓五注重” 全力推进国家自创区建设
自兰白国家自创区批复建设以来,白银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建设国家自创区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五区”建设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9年,自创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43.2亿元,增长6.48%,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抓政策供给,注重体制改革和环境优化齐头并进。强化创新政策支撑。制定并落实“3+2+10”创新驱动体系政策,配套促进企业发展、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10项具体支持政策,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及时出台《支持企业抗疫情渡难关促发展十条政策措施》,为184家中小企业减免税费及房租、拨付养老保险补助等996万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企业投资项目联审制度》,开通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实现投资项目审批网上办理和高效审批。对审批环节实行全链条整合,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78项,颁发全市首张“证照分离”营业执照和全省首张2.0版“一照多址”营业执照,实现“办事不出园”。加速生态园区建设。对园区进行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实施循环化改造项目28个,完成扎布耶锂业、靖远煤电等5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昌元化工、中科宇能等7家企业入选全省第一批绿色工厂,白银高新区被评为全国第三批绿色园区。
二、抓要素突破,注重人才引育和资金投入双向发力。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围绕“产业链”聚集“人才链”,建成国家级院士专家服务基地,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1个,引进国家引才计划人选专家4名,外籍专家5名,高层次创新团队20个。健全完善人才储备机制,建立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管理台账,不断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制定出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政策》,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人才工作,建成人才专家公寓108套。成立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指导自创区非公企业人才开展职称评审。加大科研资金投入。科技创新投入逐年增长,2019年研发投入达5.27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1.03%;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双创资金5000万元,支持实施双创项目29个。近三年兑现省市两级奖补资金3640万元。积极搭建“政银企担”融资对接平台,今年有10家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贷款意向8.01亿元。
三、抓平台建设,注重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无缝对接。加快科研平台建设。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在孵企业92家,累计孵化企业204家,连续4年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评选为国家级A类孵化器。建成银西生物医药加速器、白银巨亨创新园孵化器,加快推进银东环保产业加速器建设,一体化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组建中科院近物所白银科近重离子束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省科学院白银实创高新产业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白银师科创新研究院等科研平台10个。加快园区平台建设。“一区六园”加快发展,供电、供水、道路、污水及危废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加快优势科技资源向“一区六园”集中布局,实施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昌元化工制取重铬酸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东方钛业建成国内第一条全自动、单体最大钛白粉生产线,白银图微聚合硫酸酯实现自创区国际专利申请受理的零突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成果交易机制,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近三年取得省级科研成果44项,2019年完成省市级科技成果登记37项,技术市场登记额6.22亿元。完善知识产权申报、奖励和保护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暨维权救助工作站,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件。
四、抓链条延伸,注重产业提升和主体培育同频共振。推进产业链条现代化。围绕“两区四基地”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改造升级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高标准谋划推进循环化工、特色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昌元化工10万吨重铬酸钠、东方钛业一期10万吨钛白粉、甘肃皓天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等项目建成投产;靖远煤电清洁高效气化气、银光集团绿色循环化工产业园、东方钛业二期20万吨钛白粉、锂离子正极材料循环利用、新型光刻胶配套材料、医药中间体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推动创新主体高新化。全面落实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平台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39家;累计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70个。引导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创新活动,加大“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培育力度,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5家。
五、抓拓展交流,注重项目引进和产能合作互促共赢。深化拓宽合作领域。强化与张江、西安、济南高新区合作,与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成合作意向,与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签订一体化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方向,开展以会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以产业链招商,积极对接浙江万邦德、浙江永太、江苏好收成等3家上市公司来银投资,主动跟进北京赫普燃煤热电固体蓄热、湖南海利农药中间体等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74.6亿元。积极探索国际合作。甘肃大象新能源与智利钼业公司合作共建锂电产业关键材料研发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白俄罗斯、阿曼、阿尔及利亚、马拉维等国家代表团来银考察学习,促成多家企业与自创区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产品推广使用合作协议。